一、耙耱镇压保墒技术
(适用于北方春季旱作缺墒区)
1、技术内容
机械耙耱镇压保墒技术是干旱缺水地区春季最重要的防旱抗旱措施。结合春季翻耕,采用圆盘耙、V型镇压器、钉齿耙耱等机具,通过耙、耱、压等一整套有效措施,达到改善耕层结构,更好地纳蓄雨水,减少水分蒸发,为作物生长发育和高产稳产创造一个水、肥、气、热相协调的土壤环境的目的。
2、技术要求
⑴耙耱保墒技术要求
春季耙耱保墒主要在早春解冻土壤返浆期间进行。一般在土壤解冻达3~4厘米深,昼消夜冻时,顶凌耙地。也可在播种前进行耙耱作业,以破除板结,使表层疏松,减少土壤水分蒸发,增加通透性,提高地温,有利于农作物适时播种和出苗。
早春耙耱保墒或雨后耙耱破除板结时,耙耱深度以3~5厘米为宜;耙耱灭茬的深度一般为5~8厘米。在播种前几天耙耱,其深度不宜超过播种深度。
⑵镇压技术要求
镇压最佳时期为压后表层出现一层很薄的碎土时为宜,土壤过干或过湿都不宜采用。
通过耙耱镇压使地块达到齐、松、平、墒、净、碎要求,土层形成上虚下实,虚土层厚8~10厘米为宜。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作业内容。
二、地膜覆盖栽培技术
(主要适用于西北、东北和华北旱作地区)
1、技术内容
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采用地膜对地表进行覆盖,达到增温保墒的目的。常用的主要有半膜覆盖和全膜覆盖等方式。其中地膜全膜双垄沟播是近年来在甘肃等地发展较快、增产潜力较大的一项技术。主要适用于北方旱作区海拔在2300米以下,年降雨量在250~400 毫米的地区。该技术采用大小垄相间的种植,一般大垄宽65~70厘米,小垄宽40 厘米,垄高10~15厘米,大小垄间形成种植作物的垄沟,在早春或播前对地面进行全膜覆盖后播种。目前主要适用于玉米和马铃薯种植。
2、技术要求
⑴机械起垄铺膜要求
在土壤含水率低于18%的情况下,应用起垄铺膜机或起垄铺膜施肥覆土联合作业机,一次完成起垄、铺膜(施肥)、覆土镇压等多道作业工序。全膜双垄沟播要求形成大小双垄,同时用宽120厘米、厚0.08毫米的地膜,全地面覆膜,膜与膜间不留空隙,两幅膜相接处在大垄的中间,用下一垄沟或大垄垄面的表土压住地膜,覆膜时地膜与垄面、垄沟贴紧。每隔 2~3米横压土腰带,一是防止大风揭膜;二是拦截垄沟内的降水径流。覆膜后如遇雨在垄沟内及时打开渗水孔,以便降水入渗。
⑵配套农艺技术要求
全膜双垄沟播机械化技术应根据当地农艺要求做好倒茬选择、配方施肥、良种选择等配套农艺技术,同时还应及时做好破土引苗、查苗补苗、打杈、摘花打顶(适用于马铃薯)、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,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。
3、适宜机具
⑴起垄覆膜机具。目前应用的机具主要有起垄铺膜施肥覆土联合作业机。
⑵播种机具。目前主要适宜的机具为玉米点播机。
三、垄作(沟灌)技术
(主要适用于西北、东北和华北旱作地区)
1、技术内容
垄作沟灌栽培是在传统(平作)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,具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 提高光能利用率,减少灌水定额和灌水次数, 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等优点, 有利于实现大田作物的节水。是一项适合灌区大田作物的节水栽培技术。
2、技术要点
⑴参考技术规格
种植小麦一般垄宽70~80厘米,垄面宽50~60厘米,垄沟宽20~25厘米,沟深15~20厘米。玉米播种一般与覆膜同时进行,一般垄宽60~70 厘米、垄高15~20 厘米、沟宽30~40厘米。应做到垄面和垄沟宽窄均匀, 垄脊高低一致。
⑵垄作栽培应选择灌溉条件及地力基础较好的地块。应保证播前有适宜的土壤墒情,如果墒情不足应先造墒再起垄。
⑶应在起垄前施足肥料。必要时可进行追肥。
⑷应选用优良品种,同时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处理。
⑸小麦一般在气温稳定通过 0~2℃,土壤5~7厘米土层昼消夜冻时,即可起垄抢墒按规格播种,玉米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1日前后播种。
3、适用机具
适用于小麦垄作沟灌技术的机具主要有小麦垄作沟灌播种机。适用于玉米垄作沟灌技术的机具主要有玉米膜垄沟灌播种机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