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育苗有育大苗和小苗之分,一般4~5片叶1心为小苗,8~9片叶1心为大苗,育苗方法略有不同。除以强调前期产量为目的早熟栽培外,番茄一般以小苗栽培为主。小苗栽培缓苗快,植株生长旺盛,后期产量高。
一、苗床选择
培育番茄苗要选择排水良好,土层较厚,土质肥沃,有机质含量较高,pH中性左右,近二年未种过茄果类的地块来进行育苗。其地貌条件应根据不同季节区别对待。晚秋培育反季节栽培的苗,应选择四周有挡风物的高地或坐北朝南,有一定坡度的台阶地。而在冬季育苗,因正是干旱少雨季节,可选择地势平坦的地,尤以水稻地为佳。春季育苗应选择四周空旷的地块,以加强光照,夏季最好是选择山地育苗。
番茄苗床地要尽可能早翻土,并撒石灰调节酸碱度。番茄苗床的规格,一般长10米,宽1.5米。
二、培养土的配制
1、优质培养土应具备条件
培育番茄苗的优质培养土必须有良好的物理结构。富含足够的营养成份,且要求化学性质(主要指土壤酸碱度)相对稳定。试验测定表明:培养土的容重应在0.5~0.7之间,总孔隙度为70%~80%,pH值以中性略偏碱为宜。
2、培养土的组成及配比
根据以上要求,生产上常用的育苗基质有肥沃园土、堆厩肥、栏粪、猪牛粪渣、炭化谷壳、草炭等。园土是培养土的主要成份,应占到30%~50%;为防止土壤传染病害,不要选择近两年种过茄科的蔬菜园土,最好选择生姜,豆类或葱蒜土以及肥沃的稻田土;园土掘取后要充分烤晒、打碎、过筛,并保持干燥状态备用。有机肥料如猪牛粪,堆厩肥等,是主要的营养源,应占培养土20~%~30%。这些有机肥一定要提前收集,并进行避雨堆沤,使之充分腐烂发酵。炭化谷壳或草木灰能增加培养土的钾含量,使其疏松透气,并提高pH值,其含量也可占培养土的20%~30%。
根据作者的试验研究:培育番茄苗的培养土可采用2/4园土、1/4猪粪渣和1/4炭化谷壳(体积比)配制而成。此外,还可加少量过磷酸钙;必要时加适量石灰调节酸碱度。
3、培养土的消毒
常用的方法有福尔马林(40%甲醛)消毒。一般1000公斤培养土,用福尔马林药液200~300毫升(即0.2~0.3公斤)。加水25~30公斤,喷洒后充分拌匀推置。并覆上一层塑料薄膜闷闭2~3天。揭膜6~7天待药气散尽即可使用。
4、培养土的使用
作苗床后,在播种前一个星期即可铺设培养土,厚度为6~8厘米,每10平方米苗床需培养土12~14担。要求厚度均匀一致,床面平整,播种后的盖籽土也要求用这种培养土。
三、苗期管理
番茄同其它茄果类蔬菜一样,如果采取一次成苗,也可在苗床生长期间划分为四个时间,即出苗期,破心期,旺盛生长期和炼苗期。
1、出苗期的管理
从播种到子叶微展即为出苗期,约需3天,主要是为了促进苗快而整齐,必须维持较高的湿度和控制较高的温度。温度控制以22~24℃为适,白天可升至25~26℃,夜间可降至20℃左右。为保持土壤湿润,在床温不过高的情况下,一般不宜揭除覆盖物。
2、破心期的管理
从子叶微展到第一片真叶展出即为破心期,约4天左右。为了在定时期不形成高脚苗并促进先长根,主要采取控的措施。首先在确保秧苗不受冻的情况下,尽可能多见阳光。其次,是适当降低温度,白天控制16~18℃,夜间12~14℃。其三是控制浇水,降低床土温度。此外,遇秧苗拥挤时应用时间苗。
3、旺盛生长期
幼苗破心后即生长加快进行旺盛生长期。为了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进行,应采取促控结合的管理措施。主要是提供适宜的温度、较强的光照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。
⑴控制昼夜气温为20~24℃/14~15℃;昼/夜地温为16~18℃/12~14℃。
⑵在保证以上温度的前提下,一般不需覆盖,以利于通风见光。
⑶保证水分和养分供应,一般在正常的晴朗天气,应每隔一天喷水一次,以维持床土湿润;即使在低温阴雨天气,也应每隔2~3天左右喷水一次,以维持床上呈半干半湿状态,在床土缺肥的情况下,可结合浇水喷2~3次营养液,营养液应注意氮、磷、钾三要素的配合,三者的总浓度不要超过0.2%。这里介绍一个营养液配方供参考应用。即尿素50克、硫酸钾80克、磷酸二氢钾50克,加水100公斤,溶液浓度为0.18%。还可以采用NPK专用复合肥配制。
⑷遇秧苗徒长时,可喷施50ppm多效唑或采取松土断根等措施。
4、炼苗期的管理
定植前3~4天即可进行炼苗期。主要是采取控的措施,包括控湿降温,揭除覆盖物等。必要进可使床土露白或有意松土断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