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种植讲堂

种植讲堂

大豆中后期优质高产管理

作者:农之声传媒      点击量:1411      时间:2017/8/18

一、科学追肥

大豆要获得高产需要追肥。追肥时,要注意氮鳞钾的配合,这不仅能使土壤缺磷状况得到改善,而且由于氮磷钾的协调供应,使植株体内代谢功能增强,从而提高肥效。一般大豆开花前,即七月中旬,每亩追施二铵10公斤左右尿素3公斤左右,绿化钾3~5公斤可达明显的增产效果。

二、病虫害防治

大豆中后期应注意防治病虫害。盛之丰杀虫剂是以阿维菌素为主要成分的无公害杀虫剂,可防治菜青虫、造桥虫、棉铃虫、豆天蛾、食心虫、蚜虫、红蜘蛛等。害虫食后,会有2~3天的不食、不动、不死的中毒过程,但已不能为害,然后死亡。

三、大豆花夹期管理

大豆花夹期,即7月下旬到8月中旬,遇旱浇水,可明显提高大豆产量。这一时期是大豆需水高峰期,是光合作用最强、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,遇旱能否浇水是增产的重要一环。

四、大豆鼓粒期、成熟期管理

大豆鼓粒期,一般在8月中旬到9月上旬,遇旱浇水,能提高百粒重。接近成熟时土壤含水量低有利于

鼓粒期、成熟期同样需要足够的水分和养分,同时,需要足够的阳光合适当的温度。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,秕夹秕粒就会增多,会降低产量。鼓粒期所需水分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9%左右,在成熟期土壤干燥有利于提早成熟,在水分过多的情况下,会延迟成熟。鼓粒期温度低,种子发育受影响,会增加秕粒并延迟成熟。在田间管理措施方面,必须满足后期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,及时防治病虫害,遇旱浇水,及时排涝,鼓粒期前期可叶面喷肥。

五、成熟期降水

成熟期应降低土壤水分,加速种子和植株变干,以利及时收获。还应防止肥水过多造成贪青晚熟,影响及时收获和倒茬。对有裂夹习性的品种要注意早收获,以免造成损失。9月中下旬我省大豆进入成熟期,此时大豆植株变干,叶及叶柄变干,叶及叶柄脱落,豆荚内种子收圆变硬。手摇豆棵,豆荚内种子发出哗啦啦响声,即是大豆收获的适宜期。

六、收货后

大豆收后摊场晒两天,晒到英皮焦脆,容易裂开时可打场脱粒。简易办法是用牙咬一下豆粒,如果咬着咯蹦响,两豆瓣迅速分开,说明水分含量过高,含水量高的大豆容易丧失发芽力。含水量10%以下的大豆在10℃温度下保存10年以上仍可发芽;含水量12~13%的大豆在常温下保存2年仍可发芽;含水量18%的大豆在20℃温度下5~9个月即丧失发牙力;在30℃温度下1~3个月就丧失发芽力。脱粒后的大豆不可在烈日下爆晒,这样种皮容易破裂,并且粒色变差,影响商品价值。